当前位置:首页 > 北碚新闻 > 本地资讯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视察重庆时,专门提到王朴烈士,评价他: “坚贞不屈、永不叛党”

发布日期:2021-04-13 10:46

开栏语:

新的历史征程讲好党的故事,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即日起,北碚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寻访北碚红色印记”系列报道,通过深入实地探访党史上重大事件发生地、重要遗址遗迹,广泛采访老战士、老同志及其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采访各行各业党员代表,追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中的北碚贡献,展现北碚人民团结一心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凝聚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胜利即将来临,死亡也迫在眉睫。1949年10月28日在大坪刑场,罪恶的子弹穿透了王朴的胸膛,烈士倒在黎明之前……”

清明时节,在位于北碚区静观镇双塘村的王朴烈士陵园,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来祭奠和缅怀先烈。当地有一所为纪念王朴烈士而命名的王朴中学,学校的红色小讲解员们主动参与王朴烈士陵园的服务工作,每天轮流为前来瞻仰的单位及个人提供义务讲解。

烈士墓前、纪念馆里,毁家纾难、英勇就义、“三应该三不应该”等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被娓娓道来。松柏苍翠,丰碑巍巍,稚嫩的童声在安静的陵园内轻轻诉说,声声慢。

少年立志:“为什么读书?”

“人世的未来——幻变的梦境,正如一颗流星的陨华。那瞬间的闪耀,残留下一道光芒。让窥窃者隐约判别它的去向吧!”王朴烈士纪念馆中,一张手写的便签静静地躺在橱窗里,这是王朴在学生时代写给同学的留言。

王朴,原名王兰骏,于1921年出生于原四川省江北县一个富裕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深受历史上爱国志士、革命先驱伟大精神的熏陶。中学时代,王朴目睹国家忧患,民族危机,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在这个时期,原本酷爱读书的王朴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和报刊,这也注定了他求学生涯中的一波三折。

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1911年沈阳东关模范小学的课堂上,14岁的周恩来铿锵有力的回答,被无数人当成座右铭。同样,在1934年重庆求精中学的操场上,也有一个声音让无数人感到震撼。

操场上聚集着很多人,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正同一名中年男子争辩:“你是庶务主任,做事要公道,为什么不退还学生的伙食费。”

“你的伙食费,我退了呀。”中年男子看着男孩,满脸“委屈”地说。

“我说的是所有人。”男孩说着,指了指聚在身边的同学们。这些学生穿着简陋,脸色涨得通红,低着头不敢看庶务主任。

原来,当时的重庆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学校决定提前放假。放假之前,学校理应把预收的伙食费退还给学生。可管理后勤的庶务主任,仅仅把那些家中有钱有势的学生的伙食费给退了,却把大部分穷苦学生的钱装进了自己口袋。穷苦学生没办法,就悄悄找到了嫉恶如仇极具正义感的王朴。

“他们?”中年男子瞟了一眼周围的穷苦学生,“他们都是穷人!王少爷,你以为他们都像你一样,是富家公子?好不容易凑齐的伙食费,如果退给他们,下次可就交不上了,我这是替他们保管。”

“哼,恐怕你想的是他们没钱没势,就算你把钱装进自己口袋,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吧?!”

“你——”被王朴当众揭穿,庶务主任急了:“不要以为你是少爷,就敢如此放肆,别忘了,这里是学校。”

“正因为是学校,才更应该平等!”

“哼,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平等,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

“如果没有平等,那读书还有什么用?”王朴环顾四周,激动地说,“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读书?”

“为了——”同学们也激动起来,可不知道怎么回答,又全都把目光聚焦在王朴身上。王朴接着说,“我们是为了平等而读书!”

“对,我们是为了平等而读书!”同学们的激情再次被点燃,发出了声声怒吼。在王朴的带领下,大伙最终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伙食费。然而事后王朴却被开除了,因为庶务主任说得对,旧社会的学校难有平等。

当年秋季,王朴考取了另一所学校,又因支持进步教师被无理开除。此后,转到外地读书。1938年,在家与几个同学组织自学小组,进行自修。1944年夏,考入设在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新闻系。

在复旦期间,他更加勤奋地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更加坚定了为党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这时,他与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的张黎群、周力行等同志取得了直接联系,找到了党。此外,他还积极地参加到《中国学生导报》社的工作中,成为学校学生运动的骨干。

毁家纾难:“钱能做什么?”

王朴家中早年做猪鬃出口生意,赚钱后买了大量田地,是当时江北县的首富。史料记载,他一生崇尚节约,生活简朴,却因为心中坚定的信仰,毁家纾难助革命。

1945年,为落实党中央开辟农村工作据点的指示精神,受南方局青年组派遣,王朴回到家乡江北县农村办学。“听说王家的娃儿连书都不读了,准备回来办学校。”面对乡亲们的满腹狐疑,王朴解释说自己是为了继承父亲的遗愿,服务桑梓。于是,在母亲的支持和当地知名人士的担保下,王朴顺利租下复兴乡李家祠堂,创办了莲华小学。

“莲华”校名,对外说是取自父母王莲舫、金永华的名字,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取信于地方,便于开展隐蔽活动。此后,王朴和母亲又先后改办莲华中学、接办志达中学。党把这些学校作为秘密根据地,团结当地工农阶级,发展了约700名党员。

1946年,王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2月,中共江北特支在莲华中学成立,王朴任支部委员。同年9月,中共重庆北区工委成立,由齐亮任书记,黄颂文、王朴任工委委员。

1947年,解放战争已经打响。川东地下党加强活动,准备购买武器、药品、粮食等开展武装斗争,急需大量经费。王朴接受了这个重要的任务。

虽然家里有钱,可王朴却没有,怎么办?他想到自己的母亲金永华——父亲1943年病故后,母亲金永华掌管着全部家产。

一天,王朴回到家,拿出中共中央发布的《土地法大纲》给母亲看,“解放了,就要进行土地改革……咱们不如把田卖了,把钱借给共产党用,解放后由共产党、人民政府悉数归还。”

“你要干什么?难道你真的要为了国毁了家吗?”即便金永华一直非常支持王朴,但听说要让自己捐出所有家产时,她还是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你长大了,翅膀硬了。可家里还有老、小、幼、残五口人,今后怎么办?”

“钱能做什么?娘,你放心,党会管他们的。”

金永华一愣,直起身子,看着王朴,“党会管你的弟弟妹妹?”王朴看着母亲不可思议的眼神,郑重地点点头,“党不仅会管弟弟妹妹,还会管所有人。”

儿子的话,让金永华好几天都没睡好觉。其实在儿子办学期间,金永华的思想就已逐步偏向了革命的一方。在经过几日的思想斗争之后,她终于作出决定,答应了儿子的恳求。

从1947年秋至1949年,金永华、王朴陆续变卖了1480石田产和市区的部分沿街房产,折合黄金近2000两。所得款项,一部分作为党的活动经费,一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金条备用。

大量卖田,引起了社会上一些人士的注意。川东临委指示王朴以做生意为名筹建一家贸易公司,作为川东地下党的一个经济据点。1948年初,王朴在重庆民国路宏泰大楼二楼租了一层楼房,根据党的需要创办了南华贸易公司,由王朴任经理。

碧血丹心:“我的行动是最好的回答!”

“以你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社会地位,为什么要跟共产党跑呢?”1948年4月,重庆渣滓洞,特务头子徐远举托着烟斗,“语重心长”地劝说着一名囚衣男子,“只要你肯交代,我就放了你。”

“不可能!”囚衣男子不为所动,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

囚衣男子正是王朴。1948年春,中共重庆地下党组织因《挺进报》事件遭到大破坏。4月27日,因叛徒出卖,王朴被捕。其实早在几天以前,他就察觉到了危险,在同齐亮等人商量后决定,工委立即撤离学校,只留王朴一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然袭击。

临走前,齐亮握着王朴的手说:“你可得做好思想准备,要准备接受最严峻的考验!”“能不能经受住最严峻的考验,我的行动是最好的回答!”那一刻,王朴作出了他的生命承诺。

在狱中,起先他没有承认自己的党员身份,一口咬定是被诬陷。敌人先加给他一个“资匪”的罪名,又叫来叛徒刘国定与他当面对质。王朴义愤填膺,冲上去狠狠地扇了可恶的叛徒一记耳光。

后来,徐远举亲自出马,审讯王朴,但无论他怎样利诱威胁,软硬兼施,都遭到王朴的坚决回击。敌人把他列为“顽固的共产党人”“案情重大的政治要犯”,由渣滓洞转移到白公馆监狱囚禁,妄图用酷刑迫使王朴供出党的机密。

被捆在“老虎凳”上,敌人一边敲打他的膝盖骨,一边往他的小腿下加砖头。王朴痛得浑身发颤。“说不说?”敌人嚎叫着。王朴拼尽全力一字一顿:“绝——不——说!”“再加!”王朴咬紧牙关,头上冒出冷汗。加到第三块砖时,王朴痛得昏死过去。特务们用一桶冷水把他从昏迷中浇醒,继续折磨。

这以后,王朴又受到过数次鞭打,上过“电刑”,又坐过两次“老虎凳”。他被折磨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