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碚新闻 > 本地资讯 > 正文

铺设人工鱼巢 为嘉陵江鱼儿筑“产房”

发布日期:2021-03-23 10:00

近日,记者获悉,近年来,区农业农村委联合西南大学通过铺设人工鱼巢及人工鱼礁等方式,进一步增加嘉陵江天然鱼类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已累计孵化各类子鱼超一亿尾,增殖效果显著。

日前,记者在嘉陵江北碚三胜庙段看到,由游草与竹框架制作而成的人工鱼巢已布设在江面,而随着近期天气回暖,在人工鱼巢上不时可以看到水花翻腾,这代表又有鱼类来此产卵。今年,我区已在嘉陵江北碚段的多处水域布设人工鱼巢150个,人工鱼礁60个,将进一步促进嘉陵江鱼类资源的丰富与发展。

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张春霖告诉记者:“由于我们现在自然环境的变迁,江河的鱼类产卵场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产卵的地点和方式就不适应以前鱼类的繁殖习性,现在我们就设置一个人工产床,可以为这些鱼卵提供一个孵化的环境,另外一个方面也为其它地方产的鱼类的幼苗漂流到这里以后提供一个庇护的场所,它可以在这里逗游,在这里涉食。”

每年人工鱼巢的布设时段为两个月,将持续到五月上旬,在此期间,我区每天都将安排专人查看鱼巢破损情况并及时进行维修更换,确保鱼卵的正常孵化。同时,西南大学的科研人员还将定期利用水下机器人观察记录水下鱼类的产卵情况,并通过现场取卵来观察鱼卵的胚胎发育情况。

“我们采的这些鱼卵拿回实验室以后,利用人工孵化技术,把鱼苗都孵化出来,然后估算在整个人工鱼巢上产卵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我们通过实验室把它的DNA进行测序分析,然后进行比较,来分析产卵类型到底有哪些,最后鱼孵化出来以后再养殖到一定的规格,我们就把它放归嘉陵江,实现自然增值的群体回归。”张春霖说。

据介绍,嘉陵江北碚段全长45.1公里,拥有岩原鲤、胭脂鱼、瓦氏黄颡鱼、中华倒刺鲃等众多鱼类资源。自2014年人工鱼巢、鱼礁投放试验启动以来,我区已累计在嘉陵江投放人工鱼巢近8000平方米,投放人工鱼礁240个。根据近五年嘉陵江北碚段的效果监测结果显示,在鱼巢投放期间,共吸引各类鱼类产卵累计达到四亿粒,孵化各类子鱼1.3亿尾,增殖效果比较显著,有效提高了天然水域鱼类的产卵成功率及孵化率,助力嘉陵江生态修复。

记者 田济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