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镜头,一起喊‘茄子’!”2月17日,西南大学图书馆门前,一群少女举着“福”字,面对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
留渝过年的古丽加那提(左二)和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的同学们拍摄全家福 特约摄影 秦廷富摄
她们都是西南大学留校过年的外地学生,为她们拍摄“全家福”的是北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媒体传播平台志愿服务项目“幸福照进来”的志愿者。从春节前夕开始,这支志愿者队伍便进工厂、去学校、走乡村,为留渝过年的外地人免费拍摄“全家福”,用相机记录了这个春节在“留渝”人群中发生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幸福照进来”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秦廷富告诉记者,这个项目的志愿者们都是北碚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和北碚区摄影协会的摄影志愿者。今年春节,不少在北碚工作、学习的外地员工和学生选择了留渝过年,也有很多特殊岗位的从业人员春节仍坚守岗位,为了给他们送上一份过年礼物,从2月10日起,志愿者们先后到重庆竹缠绕复合管道生产基地、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金刀峡镇小华蓥村、金刀峡镇胜天湖村,以及西南大学等地,为这些留渝过年的外地人免费拍摄“全家福”并赠送照片,用镜头记录他们的牛年幸福瞬间。
志愿者们在金刀峡镇胜天湖村给游人拍摄全家福。 特约摄影 秦廷富摄
在西南大学拍的“全家福”中有个个头高挑、戴顶绣花小帽的姑娘,她来自新疆阿克苏的古丽加那提,今年23岁,是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的大三学生。今年春节,因疫情原因,古丽加那提选择留校过年,一开始她觉得这个春节应该过得很孤单。但学校不但为她和其他有需要的同学安排了假期勤工俭学岗位,发放了过年红包和大礼包,还专门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组织了包饺子、迎新春等游园活动。古丽加那提在打工、学习之余,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照片中的她笑得眼角弯弯,格外明朗。
女孩子们拍完了“全家福”,接着拍照的是一群男生,他们都是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的外地研究生,留渝过年期间,他们每天都没闲着,潜心搞科研。穿白色外套的郭智跃来自福建福田,今年读研一,他所在的农业科学研究院油菜生物学创新团队分子实验室有15个人,其中7个人都留在学校过年,在春节期间继续进行各种实验。“这年过得特充实!”郭智跃说。
留渝过年的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的外地研究生们拍摄全家福 特约摄影 秦廷富摄
春节期间,志愿者们拍摄的“全家福”中不止有大学生,还有建设者。志愿者们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拍摄的一张全家福中,一个身形微胖的中年男子站在一众年轻人中,举着“福”字笑得十分乐呵。他是中铁十四局重庆产业园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赵庆红,河北唐山人,去年春节他在四川的项目部工作,受疫情影响没有返乡过年。今年,他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同时也为产业园留渝过年的外地工人们安排节日期间的工作和生活。已经两年没有回家看望父母的他拿着拍摄好的“全家福”乐得呵呵笑,“春节是团圆的日子,咱们员工们也是一家子,这年依旧过得团圆!”
志愿者在中铁十四局集团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项目部为工人们拍摄全家福 特约摄影 秦廷富摄
照片中有张三代同堂的全家福,站在最左边的是个中年男子,他带着父母和妻女,一家人在金刀峡镇胜天湖村蔓耕农业公园一起留下了合影。这名中年男子名叫许方晖,是志愿者们2月14日在胜天湖村为前来旅游的游客们免费拍摄全家福时偶遇的。许方晖是辽宁人,在重庆做海鲜贸易和润滑油生意,过去每年都回辽宁大连老家过年,在老家拍全家福。今年一家人决定留在重庆过年,这年咋过呢?他掏出手机在网上一查,发现重庆不少景区、景点推出了专门针对外地留渝过年客人的优惠活动,一家人便来到了胜天湖村旅游,正好巧遇志愿者,留下了这张特殊的异地“全家福”。
据了解,围绕“就地过年”这一主题,志愿者们还将继续走进城市和乡村,为留守儿童、农民工、城市建设者等群体拍摄留渝过年“全家福”,让就地过年的人们感受到来自异乡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