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碚新闻 > 本地资讯 > 正文

《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3月1日实施 引发我区社会各界热议

发布日期:2021-01-28 14:38

1月25日,重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21年3月1日起实施。条例分六章,共61条,从维护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提倡文明出行、倡导文明用餐、文明使用网络等14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规范,引发我区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采访中,物业工作者谭洁表示非常支持条例的实施。她认为,这对维护公共秩序大有裨益,可以带动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疫情期间,希望大家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出门佩戴好口罩。”餐饮行业工作者白雪说,当下,条例的出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规范市民的公共行为,也是在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重庆高速执法一支四大队队员陈浩说,文明出行对营造良好通行环境至关重要,他呼吁市民养成文明驾驶好习惯。
北碚区众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陈居秀说,现在国家提倡垃圾分类,但还是有极少数人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条例的出台能够规范这类不文明行为。

条例中提出公民应当忠于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尊严和荣誉,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梨园小学教师胡小丽说:“维护国家安全、尊严和荣誉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教师,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国旗国徽唱国歌是一堂必修课。”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学生董思言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中,主动担当、勇于作为。”

条例还明确应当倡导的文明行为,并鼓励制定自律自治规范,规定了纳入不文明行为记录、公开不文明行为等制度,赋予相关部门有效管理手段,以更好解决不文明行为治理难的问题。

对此,西南大学南社区党支部书记李镜说,当前,我区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条例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助推辖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条例的实施,不仅能为我们的劝导工作提供法规遵循,也能对我们的工作起到鞭策作用。”朝阳街道芦沟桥社区文明劝导员何蜀容说。

朝阳街道芦沟桥社区工作人员谭琴说,条例发布后,社区工作人员对不文明行为的劝导更有理有据,居民对劝导更易接受,这会让社区工作变得更容易开展,促进相关问题得到更加快捷、有效、和谐地解决。

不少市民表示,条例内容和全体市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发布后,能增强社区居民对所居住城市、社区的认同感,让大家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西南大学南社区居民周永素说,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进一步提高文明意识,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

朝阳街道天津路社区居民陈尚贵说,条例能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文明准则,养成文明习惯,提升大家的文明素养和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

记者 霍吕 实习记者 李万伟


让文明成为每个人内心的自觉

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是一种文明,景区购票不插队是一种文明,吃自助餐时吃多少拿多少也是一种文明。文明隐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体现在每个人的举手投足间。文明是人们对规则的敬畏,对他人的尊重,对良善社会的期盼。

文明不会从天而降,文明的养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的谆谆教诲、榜样的示范引领,可以说文明是教育出来的。

但文明不仅是教育出来的,还是管出来的。无论是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还是黑名单制度的建立,或是文明促进条例的出台,都是在用法律和规则,去约束人们的行为。

无论是法律,还是教育,或是引导,这一切举措都有一个共同的终极指向:让文明真正成为每一个人内心的自觉。

近年来,我区上下正积极创建国家文明城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社会努力,每一个人参与,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文明自觉浸润到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