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入户宣传救助政策
北温泉街道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农村低保对象家庭入户走访
“运用救助政策兜底,确保特困、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脱贫。”北碚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说,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北碚区充分发挥了民政救助等政策兜底的作用。
不漏一户特殊群体贫困户
2020年上半年,北碚区加大了城乡低保工作力度,确保因疫情影响和其他各种原因造成家庭收入下降、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保保障。不仅保障了部分因年龄和身体健康原因无法通过就业和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困难群众实现“两不愁”,而且有效防止了新的贫困人口出现。
北碚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说,到目前为止,北碚已将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约30%的贫困户纳入了低保和特困保障,确保坚决兜底。
为保证兜底政策落到实处,今年4月,由区民政局组织专业人员,陆续到10个有扶贫任务的街镇开展政策培训,对实施救助政策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统一的解读。5月,区民政局又组织兜底保障政策指导小组,到10个有扶贫任务的街镇中兜底保障相对较差的村,从操作层面开展一对一政策指导,确保了贫困户应享尽享政策兜底。6月,区民政局组织兜底保障政策指导小组到10个有扶贫任务的街镇对全区所有扶贫户兜底保障情况及摸排资料进行逐一审查,对信息不准确不完整、适用救助政策有偏差的,现场提出整改建议。
绝不丢下一户贫困残疾人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我们针对因残致贫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发挥好民政救助等功能,绝不丢下一户因残致贫户。”北碚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说,全区民政部门打响了扶助残疾人脱贫的专项攻坚战。
帮助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脱贫,最好的方式就是运用各种救助政策,用政策帮助残疾人家庭脱贫。而要让残疾人有效地享受到相关政策,首要的是要让有残疾的人,能够取得相关等级的残疾人证。因此,区民政局组织人力,建立起助残评级“新通道”。
在农村,由于对政策不熟悉,文化程度低等无法填报资料,加上自身残疾出行不便等原因,有部分残疾人一直未进行残疾鉴定。而没有进行鉴定,就享受不了政策的扶助。
北碚区民政局主动作为,联合区残联、区精神卫生中心以及各镇(街道),建立了助残评级“绿色通道”,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绿色通道”是根据事先收集到的贫困人员残疾情况,由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进行走访初筛,对初步符合等级条件的残疾人群,“点对点”接送到指定医院检查,并购买一日意外保险,协调救护车及相关救护人员提供安全保障。残疾人进行伤残评估医学检查的相关费用,由区民政局承担。通过医学检查,并经残联审核合格的等级人员,便获得相应等级残疾证。
“截至目前,通过‘绿色通道’,已帮助22人进行了伤残评估医学检查,已有16人评定,并拿到了残疾人证。”北碚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经鉴定拿到残疾人证的残疾人,立即被纳入政策扶助中。除每个月会得到数额不等的残疾人保障和残疾人补助资金外,还能享受另外的一些政策福利,这对保证他们脱贫和稳定脱贫,有了政策的兜底。
贫困失能人员获集中照护
2019年11月26日,建在金刀峡镇石寨村的北碚区石寨照护中心正式运行。截至目前,累计61名贫困失能人员获得集中照护,这也是主城区首家公益性贫困家庭失能人员集中照护机构。
进入照护中心里享受集中照护的失能残疾人,都是按照自愿申请、审批、公示等程序才收进来的。主要收住北碚户籍的特困失能人员、农村建卡未脱贫失能人员、农村建卡已脱贫(享受政策)中符合低保救助条件失能人员3类人员。
这些住进照护中心里的失能残疾人,除确保衣食无忧、生活有人照料外,其中的特困老人每人每月还能领到零花钱。
照护中心目前有74张医疗护理床,设小房间31间,大房间2间,每个小房间可居住两个老人,带有标准化独立卫生间和热水器,床头、厕所都带有紧急呼叫铃;另有适老化、标准化公共卫生间和浴室,配有暖风机、助浴凳等适老化设施。
医养结合是其一大特色。这里的医务室、护理站提供带有公益性质的医疗服务,有护理员8名、医生2名,24小时提供诊疗照护。所有设施都是适老化设施或医用器械,包括医用电梯、随处可见的防撞垫、无障碍通道等。此外,照护中心还建起“一人一档”健康台账,实时掌握入住失能人员的身体状况。
“清洗衣物,洗脸洗脚,更换纸尿裤……”在照护中心日常照护表上,排满了大大小小近30项照护内容。照护中心管理人员说,“这些照护内容,对应着照护中心里不同类型的失能人员需要得到的帮助和护理。”
68岁的王孝春患有偏瘫,过去长年依靠患病的妻子照料,儿子因智力问题没有正常工作。因照顾不到位,这两年王孝春的身体越来越差。去年11月底,他进入照护中心后,不仅生活得到照护人员的精心照顾,病患也有专业人员护理,所患的褥疮也基本治癒。
目前,进入照护中心的失能残疾人,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都得到了精心的照料。
“这些失能残疾人进入照护中心进行集中照护后,其家里也减轻了负担,加快了脱贫并实现稳定脱贫。”北碚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王彩艳 肖亚平 图片由北碚区民政局提供